“大陆有太多可以耕耘的地方”——台湾“理工男”的17年大陆感受
新华社北京8月30日电(记者王承昊、孟佳)“不仅在城市,其实到偏远的乡村,我们也能找到施展才华的土壤。”陈柏翰今年27岁,17年前便随父母从台湾高雄来到大陆,目前在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攻读博士学位。
陈柏翰是位“理工男”,但这个暑假他却阅读了很多文史哲类书籍。“看了《觉醒年代》,我就被‘圈粉’了。”陈柏翰说,他最近开始“恶补”中国近现代史,因为“自己懂的还太少”。
“在实验室我明白机器的齿轮如何转动,但在生活里,我不知道社会的齿轮如何转动。”陈柏翰说,自己想从历史中探索,“我们中国人就该先看我们中国人的历史”。
这个夏天,陈柏翰参观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多处教育基地,那个时期的历史让他动容。他说,很庆幸自己从小便来到大陆接受教育,“现在很多台湾年轻人并不了解中华民族被压迫并争取解放的历史,真的很可惜”。
除了闲暇时间的阅读与思考,这个暑假,陈柏翰还在研发一款发电设备的监控产品,它可以远程监控新能源产品电流的传输方向。“大陆近几年对新能源行业的重视,引领了我们专业的研究方向。”在他看来,大陆在产学研结合上一直做得很好,可以“集中力量办大事”。
“清华的实验设施和师资都是顶尖的。”陈柏翰说,www.518760.com。在大陆读书让他感觉“世界如此之近”。
从研究生阶段开始,陈柏翰便与大陆同学一起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等项目的研究。跑狗出版社新一代旳跑狗论坛,“申报时,我没有因为台生身份多交一份材料,和大陆同学没什么不同。”陈柏翰说。
清华大学港澳台学生学者中心教师张莞昀介绍,学校内各实践教育平台、就业渠道、职业发展指导课程等全部向台湾学生开放,台生与大陆学生享有同等待遇。
“31条措施”“26条措施”“11条措施”“农林22条”……近年来,大陆的惠台措施接连出台,对台湾同胞一视同仁,给越来越多台胞台企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和福祉。
登陆17年,陈柏翰感觉自己在大陆生活、学习的“参与感”“幸福感”越来越强,他不仅要继续走下去,而且还要“走得更深”。他认为,大陆广袤的土地上有太多可以深入耕耘的地方。
“我希望可以在乡村实实在在地做事,用自己所学助力乡村振兴。”陈柏翰说,他的专业同生产贴合得很近,“只要肯吃苦,可以做的有很多”。
陈柏翰表示,大陆实施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,为像他这样的台生提供了发挥自身所长的机会,未来充满无限可能。
热点阅读
- 认真核查贫困户自我发展产业情况通过
- 推荐孟都来玛到顺义区牛栏山镇江河创
- 担任53中初中部数学教研组组长、市北
- 北京今年有13万多人在线提交积分落户
- 更小更灵活 站内就地产氢的橇装天然
- 初级会计证儿!yyds!
- 会计“考证”热度不减
- 2年3500万!亚当斯成为状元得力帮手
- 非科班出身的乐乐2017年4月才造就了
- 以青春抒写灵性:“致青春·中国青少
- 其实也不为过br 都有哪些人呢才是
- 6个多月来br 实现全域旅游共建、
- 今天同学们以更饱满的精神迎接第二天
- 轻松搞定乳房胀痛的十一个方法_39健
- 这张“发现网”全天候运作居民也放心
- 参与者只要有兴趣总参赛人数达三千多
- 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名单
- 全国公立医院“国考”放榜!广东2家
- 中国质量新闻网
- 昆明这个宝库藏着4万余份种子